为理解冠状病毒入侵提供证据,我国揭示蝙蝠冠状病毒重要传播机制

北京日报   2023-08-13 13:46:42


(资料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等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粪口途径在蝙蝠冠状病毒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将为深入理解冠状病毒入侵提供实验证据。近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现》上。

研究团队介绍,越来越多的蝙蝠冠状病毒被不断发现,尤其是能利用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入侵细胞的蝙蝠冠状病毒种类也不断增加,它们具有直接或者间接通过中间宿主跨种传播到人的可能性。对蝙蝠冠状病毒的潜在宿主范围和跨种传播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判断蝙蝠冠状病毒是否具有跨种传播到人和造成大规模流行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早预警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控制潜在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次,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钱朝晖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合作进行了两种新冠样蝙蝠冠状病毒S蛋白的宿主易感性、结构以及免疫学研究,对两种于2020年在老挝发现的、与新冠病毒高度同源的蝙蝠冠状病毒BANAL-20-52和BANAL-20-236 S的潜在宿主范围、S蛋白的结构以及免疫特征完成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粪口途径在蝙蝠冠状病毒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A372突变S蛋白在模拟食虫蝙蝠的胃消化环境下,对蛋白酶的敏感性显著升高,并很快失去感染活性,而结构紧凑的T372在pH5.5下对蛋白酶消化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这表明在粪口传播途径中,更强的稳定性和对蛋白酶消化的耐受性是可能导致T372在所有乙型蝙蝠冠状病毒被保留的主要原因。

研究团队还发现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血清能有效中和蝙蝠冠状病毒的感染。此外,T372A突变对中和血清更加敏感,这可能也是T372在进化中被保留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此次研究成果将为深入理解冠状病毒入侵、进化以及免疫原性提供实验证据。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实习记者 王瑶琦 柴嵘

编辑 王琼